博兴剪纸,博兴县地方传统工艺品特产。因主传承和主产于博兴县得名。
博兴县早在汉、唐时代,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、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。后来逐步发展,在节日中,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、动物或人物故事,贴在窗户上叫“窗花”、门楣上叫“门笺”作为装饰,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。
博兴县剪纸以花卉为多,除了一大批刺绣花样以外,窗花达上百种之多。过去民间嫁娶,没有哪一家不贴大红“月亮”的,白底红花,给人一种清新和喜悦的感觉。除花卉之外,虫鱼禽兽、风景人物之类的作品也很多,具有寓意性和喻意性特征。
过去人们崇尚多子多福,剪纸中,喻意这方面内容的纹样也很多,如“鲤鱼莲花”、“老鼠偷葡萄”等,用以表现富贵平安、吉祥如意及福与寿的纹样更是不胜枚举。
博兴剪纸结构严谨,古朴浑厚,拙中蕴灵,艺术风格有粗犷与精细之分,多豪放粗犷之作,与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一脉相承。在造型方法上,不论是古拙之作,还是精细之品,都是“以心造型,以理造型,以美造型”,既随心所欲,又不粗制滥造,具有一定的规范性,给人一种自由的完整的美感。
从纹饰的表现形式看,博兴剪纸广泛地吸收了彩陶、青铜器、汉画像面等古代艺术纹饰的优点,如锯齿纹、漩涡纹、月牙纹等,都成为博兴剪纸艺术的主要纹饰。从内容方面探索,博兴剪纸取材广泛,寓意深远,多以动物、植物、人物或器皿为题材。
从产品种类上主要包括六个种类:装色剪纸,多用阳剪法;衬色剪纸,主要依靠色彩的对比、平衡和线条的呼应烘托画面的气氛;拼色剪纸,又称斗色剪纸,一次刻出不同色彩;洇色剪纸,又称点色剪纸,画面多为阴刻;熏色剪纸,实际是复制剪纸时用的样稿;单色剪纸,又称黑白剪纸,根据画面效果可分为阳刻剪纸和阴刻剪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