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青州府花边,鲁绣的一种。经编织、抽纱刺绣制成的高档手工艺品。山东省著名传统工艺品特产,因博兴县为实际源发地和主传承主产区得名。
青州府花边在博兴已经由150多年历史,为清代道光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引进到博兴,因传教士在青州府设立工艺局放样社会生产加工,故被称为“青州府花边”。
青州府花边,是一种以精棉线、亚麻布为主要原料,经编织、抽纱、刺绣制成的高档手工艺品,主要品种是台布、床罩、盘垫、茶几套、沙发垫等。按工艺分为镶拼、满工、小镶件三大类,可编织出180多个花样、近千个规格品种。工艺上,用棒槌编打,经纬相交,组成带形密龙,作为图案的骨貉,中间填以不同的疏密的网纹,运用10余种针法。其中,在棉线刺绣上凸起的花纹,有浮雕的感觉。中间由少数掏眼和机锁作点缀,犹如繁星闪烁,与四周边花连缀成套,愈显高贵。其特点是织工细腻,图案美观,色泽素雅,手感柔软,在国际上,有“抽纱之王”的美誉。
青州府花边制作时,应先将花样图纸固定在圆形的“包”(一种用小麦秸秆编成的圆盘)上,然后在花样上插上大头针,由牵挂在大头针上缠绕棉线的“棒槌“编织而成。“棒槌”是用木头制作,一般长约十几厘米,一头缠线,一头挂着珠子(珠子主要是为了坠线,有稳定的作用)。用“棒槌”的多少一般视情况而定,如果花样很复杂的话要用几十对,织花的妇女拨弄着几十对“棒槌”,使棉线相互交叉,从而织出美丽的图案,在必要的时候还要用钩针作为辅助工具。织花的常用手法有密布、方结、介花、双稀等,这些手法交替使用织成各种花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