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邑丝绸

昌邑丝绸,昌邑市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因主产于昌邑市得名。

昌邑丝绸又称柳绸,白厂丝洁净度高、抱合力强、条分均匀,生产的产品也都是对原料质量要求严格的电力纺、素绉缎等高附加值、织造难度大的出口类产品。昌邑丝绸90%以上出口,占山东省丝绸出口总量的1/3以上。2006年,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昌邑丝绸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
传统的昌邑丝绸特指用野蚕茧缫丝织就的“昌邑茧绸”,具有自然着色、耐洗耐穿、高贵典雅等特点,其产品分绸、缎、绢、纱、绉、锦6大类型,120多个花色品种。昌邑蚕茧生产的白厂丝色泽好,纤度在(2.3~2.5)D之间,很适合缫丝工艺中茧粒数配比,用此蚕茧可生产出4A级以上的白厂丝。

昌邑自古就有丝绸古镇之称,这里的丝绸有着“轻薄如纸,柔轻如绵,不褶不皱,活颤拂扬,离皮离汗,坚固耐穿”的美誉。从周朝时起“养蚕织帛,捻线就织”,已有3000多年的生产历史。昌邑丝绸的起源,记载最早的是明万历年间(1573~1620年)编纂的《莱州府志》,其“物产篇”中记载该地产“丝、棉、麻、绢、布、山茧绸等”,距今已有400年历史。记载最明确的是清朝乾隆五年(1740年),《莱州府志》“货类”篇云:“昌邑产山茧绸”,被称为胶东昌邑特产。1923年阮湘《中国年鉴》记载“中国茧绸业以山东第一……山东地以昌邑为第一”,昌邑丝绸业日趋繁荣。1949年后昌邑丝绸业迅速发展,出现了“放来灯火多如星,村村户户机杼声”之盛况。昌邑市种植优质桑园4万多亩,年产优质蚕茧2500吨,年产优质白厂丝400吨,丝绸织造企业配有缫丝机、丝绸主机及配套附机1000余台,年产丝绸达1200万米。

关于作者: 特产网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