汶香附,泰安特产,中草药,香附中最为好的品种,主产于泰安汶河北岸故称“汶香附”。主要用于行气解郁,调经止痛。用于肝郁气滞、胸、胁、脘腹胀痛、消化不良、胸脘痞闷、寒疝腹痛、乳房胀痛、月经不调、经闭痛经等病症的治疗。泰安市泰山区为主产区之一,故得名。
汶香附的特点是茎块肥大,瓤色洁白,冰碴,质优,味厚,因此有别他地所产香附。
汶香附在中草药中被誉为地道药材。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木》中记载:“香附虽广布全国各地,惟汶香附最佳。”据地方志载:香附子,即莎草,根生,产汶阳者佳。汶阳镇南侧为大汶河,从东向西流经20公里出境。河北岸为沙质土壤,河滩、田埂、堤坝两侧均有野生香附。初冬采收,次年再生。过去年采集量约在2500公斤左右,最多时采集1万多公斤。后因垦荒种地,中耕除草,汶香附减少,每年只能采集千余公斤。
汶香附多呈纺锤形,有的略弯曲,长2~3.5cm,直径0.5~1cm。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有纵皱纹。并有6~10个略隆起的环节,节上有棕色的毛须,并残留根痕;去净毛须者较光滑,环节不明显。质硬,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,角质样;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,内皮层环纹明显,中柱色较深,点状维管束散在。气香,味微苦。